2025/03/25
下個門診是要來看皮膚的瑪爾濟斯,我一如往常期待著。然而被飼主阿姨抱進診間,卻是一隻咖啡色的小狗。仔細看,我才發現那是一隻全身脫毛、遍佈痂皮的瑪爾濟斯,可愛裡帶著滄桑。
問診才知道,這隻小狗脫毛一陣子了,今天終於有時間來看診。阿姨說她有帶狗去看過獸醫,但狀況時好時壞的,不知不覺,就變得很糟糕。她滿臉愧疚的說著,小白狗舔舔舌頭,頻頻回頭看她,不敢直視一直盯著他看的我。
「那我們來檢查一下皮膚吧。」我打破尷尬,叮叮噹噹拿出止血鉗、鑷子、玻片,小狗感覺不妙,瑟瑟發抖。幸運的,在搔刮和拔毛檢查採到到毛囊蟲,搭配脫毛的部位和病灶型態,合理的把病因歸咎於這個七手八腳的寄生蟲。
Isoxazoline類的預防藥問世以後,毛囊蟲非常稀有,有時候都覺得毛囊蟲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偶爾還是會遇見零星案例。毛囊蟲感染常發生在幼犬或身體狀況不好的成犬。幼犬大多由狗媽媽垂直傳染,而成犬的全身性毛囊蟲感染除了跟沒有預防寄生蟲有關以外,背後通常還有某個疾病,影響到全身免疫力,才使得毛囊蟲感染蔓延。
咖啡色的小瑪爾做了些血檢,懷疑是內分泌有問題,更進一步驗了TSH和T4,發現TSH過高和T4低下、診斷了甲狀腺功能低下。補充幾週的左旋甲狀腺素藥劑,小瑪爾恢復蓬鬆雪白,精神變得很好,好到常常想偷咬我一口(還是好可愛)。
溫琮斐 獸醫師
梅西動物醫院 內科主任
臉書粉專-獸醫好想告訴你 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