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獨享知識+ / 醫師專欄 / 貓咪漸漸不愛跳上跳下?
1,607
瀏覽人數

2025/02/27

貓咪漸漸不愛跳上跳下?

一個陰雨綿綿的下午,一位飼主抱著有點份量的橘貓走了進來,表情顯得有點吃力。

「醫生,阿喵最近好像怪怪的。」飼主把貓放在診療檯,如釋重負地喘了一口氣,接著繼續說道:阿喵以前很喜歡跳上窗台,追著飛過的鳥兒叫,可是最近對窗外的鳥突然沒了興趣,也變得很安靜,常常躺著不太理我,甚至我摸牠的背時牠還會低聲咆哮。」

對於這種〝怪怪的〞,沒有明確症狀的主訴我一時還沒有頭緒可能是什麼問題,只能試圖再從主人那邊問出一些蛛絲馬跡。「最近還有什麼其他不太一樣的地方嗎?」我接著問。

平常就要多留意貓咪的行為差異

「嗯……牠好像比較少去抓貓抓板,跳到貓跳台上的次數也減少了,而且要從貓跳台下來的時候也會猶豫很久,伸出前腳試了好幾次才會跳下來。而且我注意到牠好像在舔後腿附近的毛,有時舔到毛都掉了。」

聽到這裡,好像有點頭緒,立馬從網路上下載了 Feline Musculoskeletal Pain Index (FMPI) 問卷給主人,並且跟主人說:我懷疑阿咪的這些改變跟疼痛有關,這是一份專為貓設計的評估表,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牠是否可能有肌肉或關節的問題。接著一題一題向主人詢問:「阿咪最近跳上高處的次數減少了嗎?」「牠是否避免攀爬或走過高低不平的地方?」「牠在日常活動中是否有顯著減少?」…… 飼主花了點時間回想阿咪的行為變化,最後總算完成問卷。

「根據問卷的評估結果,顯示阿咪可能正在經歷與關節或肌肉相關的疼痛。加上牠的行為改變和你描述的狀況,我懷疑牠可能有骨關節炎。」

飼主眉頭緊皺:「可是阿咪還會吃會喝,平時也不會尖叫,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我只好一項一項跟飼主解釋:貓是一種天生善於隱藏疼痛的動物,牠不叫不代表牠不痛,而是以特定行為的方式表現出來,例如:

活動能力的減弱:

  • 跳躍困難:不願意或無法像以前一樣跳上高處(如家具或窗台)。

  • 攀爬減少:明顯避免使用貓跳台或樓梯。

  • 行動緩慢:步態變慢或行走不穩。

行為的改變:

  • 退縮或孤僻:不願與人互動,變得更加獨處。

  • 咬人或抗拒觸碰:特別是當摸到某些部位(如背部或四肢)時

  • 過度舔舐關節:尤其是四肢的某些部位,可能是因為局部疼痛或炎症。

日常生活影響:

  • 姿勢異常:坐臥姿勢看起來不自然或僵硬。

  • 大小便在貓砂盆外:可能因為跳進跳出貓砂盆時感到疼痛而排斥使用貓砂盆。

  • 休息時間增加:睡眠時間顯著增長,但睡眠質量可能下降,伴隨頻繁的轉身。

體力和肌肉變化:

  • 體重增加或減少:因疼痛減少活動量,可能導致肥胖;或因慢性疼痛影響食慾而體重下降。

  • 肌肉流失:特別是在後腿和背部,因活動減少而導致肌肉萎縮。

其他不尋常行為:

  • 抓地板或貓抓板的次數減少:因為這樣的動作可能會拉伸或扭動疼痛的關節。

  • 耳朵後傾或尾巴快速擺動:這可能是疼痛的即時表現。

講完這些,外面的雨也停了,批價領完藥後飼主抱著阿咪離開診所,背影似乎比來時輕鬆了一些。

過去對於貓關節疾病止痛主要都是仰賴非類固醇消炎藥減少前列腺素生成,不過近幾年發現一種叫做神經生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物質,在貓的關節疼痛產生也有重要的角色。受損的軟骨細胞會釋出NGF去跟感覺神經元細胞膜上一種稱為TrkA的受體結合,NGF與TrkA結合後會誘發其他神經傳導物質參與疼痛訊號傳遞,因此如果能夠阻斷NGF與TrkA受體的結合,理論上就能減少關節疾病所產生的疼痛。

經過多年研究最近終於有貓的NGF單株抗體力洛貓(Solensia)上市,這類的抗體藥物可與NGF結合,避免NGF與神經元的TrkA產生鍵結以達到阻斷關節炎的傷害性疼痛訊號。根據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罹患關節炎的貓一個月注射一次力洛貓的情況下在疼痛評分與生活品質的評估都明顯優於使用安慰劑的對照組,提供給患有骨關節炎貓咪有效治療新選擇

 

張義聖 獸醫師

長青動物院 主治醫師

臉書粉專-獸醫好想告訴你 小編

本網站使用了某些功能性Cookies技術以提升您的瀏覽體驗或提供社交媒體功能,此外也使用了非功能性Cookies來分析網站的流量。請參考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來瞭解我們如何處理您使用網站產生的數據。